看着化验单上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不是有些疑惑——同样是测血糖,为什么要查两个?到底有啥不一样呢?其实,它们就像是“实时快照”和“阶段总结”,虽然都与血糖有关,但扮演的角色却不相同。

血糖测定:“当下”的血糖情况
检测内容
血液中葡萄糖的实时浓度,反映抽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
检测特点
波动快:易受饮食、运动、情绪的影响。一杯奶茶、一次快走,都可能导致数值的变化。日常管理的“导航仪”: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监测空腹血糖(反映基础状态)和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糖负荷能力),可以即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
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看“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
检测内容
红细胞中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比例,能反映近2-3个月的整体血糖控制情况。
检测特点
更稳定:不受短期饮食或运动的影响,无需空腹,随时可测。长期效果的“评估师”:是评价糖尿病治疗方案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预测并发症风险的重要参考。
正常范围
普通人:4%~6%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一般建议<7%(具体因人而异)
两者的关系:互补不替代
血糖测定像“日常打卡”,看即时状态,避免突发高/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像“季度总结”,看长期控制效果,帮医生判断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这两个指标相互补充,在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管理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文 | 检验科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