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远离糖尿病足、守护“足”部健康

健康之声发布时间:2025-08-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下肢神经病变(感觉、运动神经受损)和/或外周血管病变(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流减少),引起足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从而出现的一系列足部问题,它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为什么会发生

神经病变(“感觉失灵”)

感觉神经受损:脚部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或对冷热、疼痛的感知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

运动神经受损: 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变形(如锤状趾、爪形趾、扁平足),改变足部受力点,容易在异常受压部位形成老茧(胼胝),进而可能破溃。

自主神经受损:导致足部皮肤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皲裂,容易破损感染;同时影响血管舒缩功能。

image.png

血管病变(“供血不足”)

高血糖导致下肢动脉血管壁损伤,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足部血流减少、供氧不足、营养缺乏,这使得足部组织脆弱,伤口难以愈合,抗感染能力下降,一个小伤口也可能迅速感染。

感染(“雪上加霜”)

由于感觉功能缺失,伤口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血管发生病变后,免疫细胞和药物难以抵达感染部位;而高血糖环境又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

注:上述三者叠加,极易发生严重感染,并快速扩散。

 

健康科普

哪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足?(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史长,尤其超过10年。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

已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异常。

存在外周血管疾病,如走路时腿痛、脚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足部畸形,如拇外翻、锤状趾、扁平足、夏科氏足。

既往有足溃疡或截趾、截肢史。

视力下降,导致看不清脚部情况。

肾脏功能受损,尤其透析患者。

足部卫生习惯差。

吸烟,严重损害血管。

独居老人,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等。

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是什么?(警惕这些“红灯”)

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烧灼感、感觉迟钝(像穿了袜子或踩棉花)、对冷热不敏感。

外观改变:皮肤干燥、皲裂、脱屑。

皮肤颜色改变:发白、发紫、发暗、发红。

结构改变:出现鸡眼、老茧(胼胝)、足部畸形(如锤状趾)。

循环障碍:走路时小腿酸胀、疼痛,休息后缓解(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也脚痛(静息痛)。

image.png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

2. 戒烟:吸烟会导致血管损伤,必须戒掉。

3. 每日足部检查:这是关键的一步。

时间:每天一次,最好在光线充足时。

部位:脚面、脚底、脚后跟、脚趾缝、趾甲边缘。

查看:有无伤口、水泡、发红、肿胀、破皮、嵌甲、颜色异常(发白、发紫、发黑)、老茧、鸡眼、真菌感染(脚气)。

4. 正确洗脚

水温不宜过高:不超过37℃,切忌用脚试温。

充分清洁:用温和肥皂,轻柔清洗,特别注意脚趾缝,洗脚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

擦干:用柔软毛巾轻轻彻底擦干,尤其趾缝间要干燥。

5. 正确修剪趾甲

平剪,不要剪成圆形或过短,尤其两侧不要剪太深,易导致嵌甲,用指甲锉将边缘磨平。

6. 选择合适的鞋袜

鞋头宽松,留出约1cm空间,鞋长、宽、深足够,不挤压脚趾和骨突处。袜子吸汗透气(纯棉、羊毛混纺),无缝线或缝线平滑在外侧,合脚不紧绷,袜口宽松弹性大。

 

专 家 信 息

image.png

王雷永 副主任医师

王雷永,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医师从外科汪忠镐院士及李震教授学习血管外科临床诊治及学术研究。中医师承东直门医院杨博华教授及广安门医院倪青教授。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及规培生的临床带教、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代金刚研究员导师组成员,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秘书长,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专家委员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足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家庭医学刊社编委。

专业特长:从医近二十年,深耕周围血管疾病领域,融合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提供康复方案。累计完成血管手术及介入治疗超2000例,糖尿病足溃疡诊治经验丰富,帮助数千患者重获健康。擅长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技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植入及抽栓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静脉性溃疡的介入微创治疗,静脉曲张射频微创治疗。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8月15日)

出诊地点一通道北二层骨伤科门诊

骨伤科 柴庆国


医院地址:延庆区汇川街9号
乘车路线:乘Y9公交车到中医院站下车,距离新中医院东门约50米;乘Y10公交车到中医院(新院)站(原百眼泉村北口)下车,向北步行约100米。
投诉咨询电话:6914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