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我院主管中药师孙磊圆满完成北京市第三批中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

院内新闻发布时间:2025-09-22

近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北京市第三批中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顺利落幕。我院主管中药师孙磊在为期两年的培养周期内刻苦钻研,圆满完成培养任务。据悉,该中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中药服务能力,为行业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中药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image.png

孙磊

主管中药师 执业中药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金士元炮制技术传承人——苏桂云老师。主要从事中成药审核,中药饮片验收、调剂和药学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专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药饮片调剂及中药炮制与中药鉴定等方向的研究。担任延庆区医师协会中医药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延庆区医师协会第一届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延庆区医师协会中药传承与药食同源研究专委会委员、北京市延庆区医学会会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会员。

聆听讲坛,勉耕经典

汲取智慧强根基

在两年的中药骨干人才培养期间,孙磊积极参与各类讲座与实践活动。国医大师金世元所倡导的“药道致诚”“医药圆融”理念、翟华强教授围绕“传承六经辨证智慧,创新中药药嘱服务”的专题讲座,以及赵奎君教授关于“历代本草著作及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课程,从思想认知、职业规划到专业能力层面,为他带来深刻启发,点燃了他持续奋进的动力。作为药房一线工作者,他深知中药饮片鉴定、药用原植物辨识等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培养期间,他主动研习《饮片验收经验》《中药饮片验收规范》《中药饮片真伪鉴别图鉴》等书籍,从中学到了许多实用鉴别技巧,提升了中药饮片鉴别能力。

image.png

得师点拨,守正创新

深耕炮制促提升

孙磊有幸师从苏桂云老师,学习中药炮制知识。在此期间,他系统掌握了淡豆豉、大豆黄卷、制何首乌、传统古法九转胆南星等特色京帮炮制品种的工艺;同时通过研读京帮炮制历史,深刻领会其“品质上乘、工艺精细”的内涵。

image.png

孙磊在导师的带领下以“蜜炙中药技术及蜜炙工艺‘闷润’过程对炮制质量的影响”为核心研究方向。他从蜜炙中药的历史沿革、地域炮制特色、工艺要求(药材选择、蜂蜜选择及加工、操作要点)切入,结合历史文献考证与实践操作,深入剖析“闷润”过程对炮制质量的关键作用,并据此优化工艺,助力药品质量提升。同时,他将京帮炮制研究成果与实际工作问题对照,查找不足,保障临床疗效。在北京最新出版的《北京市炮制规范》中亦收录许多京帮炮制品种,因此对于京帮炮制的学习,提升了对炮制品质量鉴别能力,为后续质量把控奠定坚实基础。

传承经典,学以致用

躬行实践惠大众

在培养项目框架下,他不仅完成集中学习、自主研习、跟师实践与参观交流等任务,更积极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组织“野外中药辨识”活动,带领团队探索药材原生环境;亲自种植中药,深入了解其生长特性;定期开展中药科普宣传,向大众讲解药材来源、用法、功效;参与多届本草文化节与校园中药宣教活动,通过指导制作大山楂丸、中药香囊、艾卷及秋梨膏等,让中医文化走进不同人群。这些实践既丰富了他的工作与生活,更推动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

image.png

立足本职,砥砺前行

坚守初心再出发

两年系统培养,让孙磊开阔了眼界、充盈了知识、精进了技能。他认为,培养任务的结束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是人生与职业发展的新起点。未来,他将继续跟随导师潜心钻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把所学、所悟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更多力量。

/ 药学部 


医院地址:延庆区汇川街9号
乘车路线:乘Y9公交车到中医院站下车,距离新中医院东门约50米;乘Y10公交车到中医院(新院)站(原百眼泉村北口)下车,向北步行约100米。
投诉咨询电话:6914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