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新突破——我院成功完成结肠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院内新闻发布时间:2025-03-13

近日,我院内镜中心成功完成一例结肠良性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这一技术的开展,为京西北地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供了内镜下微创治疗新选择。

病历介绍

刘先生年近七旬有结肠癌病史,近日,于我院消化科门诊行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其中升结肠处息肉呈扁平状,大小约3×4cm,病理结果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属于进展期腺瘤。

我院消化科团队迅速对刘先生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各项指征展开细致评估,判定他符合结肠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适应症。esd优势显著,不仅能完整切除病灶,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还能有效保留器官的完整性,且创伤小、恢复快。医护人员综合患者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与刘先生及其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手术顺利开始。在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和细心操作下,历经2个多小时成功将结肠内的病灶剥离。手术全程刘先生处于全麻状态,复苏后无明显不适。目前,刘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image.png

什么是esd?

esd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中,用以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该技术术后复发率低,病变位置及范围对其限制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目前属于消化内镜常规微创手术之一,也是目前难度最大的四级消化内镜技术之一。

image.png

哪些病变适合esd治疗?

1、消化道早癌:通过放大内镜、超声等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及没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cm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建议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经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类癌等黏膜下病变,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

esd治疗的优势有什么?

1、创伤小,无需开腹,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恢复快,且费用相对较低。

2、esd治疗可以在内镜直视下根据早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将肿瘤完整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

3、患者可进行多个部位多次治疗,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完整切除率高。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内镜中心可开展普通/无痛胃肠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术等治疗。具体事宜请咨询我院消化科,咨询电话69147152转8959或8827。

image.png

/ 文 | 消化肿瘤科 李萍


医院地址:延庆区汇川街9号
乘车路线:乘Y9公交车到中医院站下车,距离新中医院东门约50米;乘Y10公交车到中医院(新院)站(原百眼泉村北口)下车,向北步行约100米。
投诉咨询电话:6914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