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的三月,“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暖意浸润着医院的每个角落。这一天,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骨伤科/妇科的病房里,一束束鲜花与一张张笑脸相映衬,护士们以“治愈系”关怀行动,为女性患者送去节日的祝福与心灵的慰藉,用医学人文的温度诠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内涵。
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科里的护士们已忙碌起来。大家精心挑选了娇艳欲滴的玫瑰和康乃馨,搭配的祝福卡片上不仅有“节日快乐”,更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写下个性化的寄语:“愿您如玫瑰般美丽芬芳”、“治疗很辛苦,但您比想象中更勇敢”……护士长说:“我们希望每一束花都能‘对症’——治愈焦虑,点亮希望。”
8点,送花行动正式开始。护士们以“节日专属查房”的形式将惊喜送至每一位女性患者手中。在妇科病房,王女士因妊娠剧吐焦虑不已,护士送上红色玫瑰时特意叮嘱:“宝宝很健康,您看这玫瑰,经历寒冬才开得这么美,您也一样。”在骨科病房,71岁的王阿姨把花束紧紧搂在怀里,反复摩挲着卡片上的字迹,不停念叨:“到这个年纪,我都快忘了自己是个女人,谢谢你们让我觉得自己依然被珍视。”
这场“花语疗愈”行动的背后,是医院推行“双轨护理”理念的缩影——既关注医疗技术的精准性,更重视人文关怀的渗透力。护理部主任高艳丽说:“我们要求护士在掌握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必须修读《医学心理学》《叙事护理》课程,节日关怀不是‘一次性温暖’,而是全年365天‘共情护理’的自然延伸。”正如患者的感言:“这些护士知道我吃香菜过敏,总反复叮嘱我订餐别忘写备注;记得我输液怕疼,每次操作都会多安慰和鼓励。今天的鲜花不过是她们日常关怀的‘节日限定版’。”
当医学遇见人文,病房便有了春天的温度。护士们用鲜花传递的不仅是节日祝福,更是对患者身份的重塑——她们不仅是需要治疗的病人,更是值得被呵护、被关爱的女性。在这方以仁心浇灌的生命热土上,技术是破晓的曙光,人文则是绵长的春雨,让每一株倔强生长的生命,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花期。
图 / 文 | 骨伤科/妇科护理单元 闫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