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有走路时“打软腿”的经历呢?看似平常的现象,其中可能包含着多种健康信号。下面我们就对这一健康问题进行系统解析,并为您提供科学有效的应对建议。
患者张女士,32岁,慢性盆腔炎2年,小腹隐痛、腰骶酸冷,带下清稀。舌胖大淡红,边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脾肾阳虚兼寒湿瘀滞。治法:温肾健脾、散寒化瘀。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腹针、外踝针、中药膏摩等中医理疗综合治疗2月后,腹痛消失,带下恢复正常。
春天,过敏性结膜炎进入高发期,很多朋友出现眼睛痒、流泪、怕光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这种令人“寝食难安”的疾病正是过敏性结膜炎。那么该如何防治呢?
“哎呦,我的腰!”在课桌前久坐的郑同学突然起身,一阵剧痛让她直不起身。经医院检查发现竟是“腰间盘突出”!这种病越来越年轻化,久坐族,搬运工,司机……你是否也身处腰突危险边缘?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今年的主题为“走出误区,回归科学”。选在4月20日这一天,是因为有其特殊含义:420umol/l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随着春风拂来,花粉、柳絮、尘螨等过敏原也纷至沓来,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为了帮助大家远离过敏带来的困扰,在此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预防宝典”,希望能为大家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2025年4月12日是第23个全国爱鼻日,爱鼻日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鼻腔健康的重视,普及鼻部疾病的防治知识,倡导科学护鼻理念。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人的节日,更是蕴含着养生智慧的时间节点。在这一时期,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体容易受外邪侵袭,巧用中药能够帮助我们调养身体、顺应自然,为身体健康筑牢根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清明节后养生相关的中药知识。
近日,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皮肤科诊室上演了温馨的一幕,89岁的冯老先生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递到了皮肤科聂文忠医生手中。感谢聂医生帮他摆脱了折磨多年的老年性皮肤瘙痒,重获舒适生活。
50岁的祁大爷半个月前开始出现憋气、腿肿,在村里输了几天液之后反而越来越严重,赶紧来到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急诊科就诊,一测血压高达230/130mmhg,血肌酐830uml/l,让人大吃一惊。祁大爷懵了,不就是高血压吗,怎么还跟尿毒症扯上了关系呢?
胶囊内镜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消化道检查技术,它通过患者口服一个内置摄像头的胶囊,利用人体消化道的蠕动功能,拍摄整个消化道的图像,并将这些图像传输到外部设备进行分析。
惊蛰春雷响,万物此复苏。惊蛰时节,天气逐渐变暖,阴寒之气渐降,阳气渐升发,除自然界各种动物开始活动之外,各种微生物也逐渐生长繁殖,这其中包含可引起人体各种疾病的致病菌及病毒等,因冬季气候、饮食、活动量较少等原因,人体极易积聚火毒及热毒,因春季致病邪气影响,较易发生感冒、疖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鼻痛等)、胃肠道疾病等。
在现代生活中,颈椎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使用手机,还是不良的坐姿和睡姿,都可能对颈椎造成压力,引发疼痛、僵硬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掌握科学的保护颈椎方法至关重要。通过正确姿势、适当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颈椎问题的发生,保持颈部灵活与健康。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保护颈椎方法,帮助您远离颈椎疾病困扰。
您有没有想过,在您的胃肠道里可能藏着健康隐患?这些隐患可能是早期的癌变、息肉或其他潜在的健康威胁。许多胃肠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胃肠镜检查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病变,大大提高治愈率。然而,由于普通胃肠镜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不适,导致人们心生恐惧。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一种简单无痛的方法能够提前发现、治疗这些健康隐患——无痛胃肠镜检查。
春节假期过后,胃部烧心、反酸的患者就诊量增加。孟叔叔便是其中一员,一开始只觉得是吃多了不消化,没太在意,可烧心、反酸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进食后更是明显,重时伴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症状的反复发作让他苦不堪言,于是来到我院消化科就诊。医生经过详细询问和初步检查,高度怀疑孟叔叔患的并非普通胃病,而是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属于外科疾病,孟叔叔转诊至外科,收入院进行系统治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是不少人自认为应对病毒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对于流感高发季,并不紧张,甚至有的人在感染后仍然坚持上班甚至坚持运动!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易引起幽门螺杆菌胃炎。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导致不同结局,从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约10%)、消化性溃疡(10%~15%)甚至胃恶性肿瘤(约1%)。